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学院组织师生在西附楼报告厅集中观看阅兵仪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阅兵仪式引发师生的热烈反响和讨论。
土壤与植物营养系教工第二党支部胡承孝:观看阅兵,既深深感受到了祖国今天的强大,更深深感悟了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于时代洪流中激荡复兴大潮,是新时代强国兴邦的磅礴伟力。我将筑牢信仰之基、熔铸忠诚之魂,铭记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将对党的赤诚忠心贯穿于教育强国、教书育人实践,永葆人民教师本色;砥砺意志、锤炼作风、改革创新,紧盯科技之变,在科研攻关中敢啃硬骨头,以过硬作风和过硬技术服务乡村振兴;紧盯时代之变,在教书育人中锐意改革,以创新智慧和创新方法培育创新人才;主动求变,激发干事创业斗志,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能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教育的使命和对学生的大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土壤与植物营养系教工第二党支部丁广大:观看阅兵,我深感振奋。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彰显着祖国的强大与军队的威严。阅兵中展现的科技力量,让我深感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抗战老兵的敬礼,更是让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国家富强贡献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农业领域绽放光彩。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周云: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观看完盛大阅兵仪式,我内心激动万分。阅兵展现的先进武器装备,彰显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感人故事,这不仅是一次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环境治理与国防建设有共通之处,都需要科技支撑、系统思维和区域协同。作为环境专业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科技报国、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国防强大与生态环境优美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以抗战先烈为榜样,坚守教育岗位,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环境专业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行政管理与实验技术教工党支部易层:今天的纪念大会是一场庄严而隆重的爱国主义大课。8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我们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纪念胜利是为了守护和平,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伟大胜利催人奋进。今日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22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段丁华:观看阅兵仪式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当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国力和军事实力。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仿佛是时代的鼓点,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感到无比自豪。我们更要学会要铭记历史,传承先烈们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2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本科生第五党支部高钰:八十年前,无数先烈以骨为碑,寸土不让,以不屈脊梁,守护祖国和人民。今天,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我国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从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到如今新型武器装备和信息化、无人化等新型作战力量,先进战力的跨越式提升彰显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不仅用实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先进战力,更彰显了国家捍卫历史真相、弘扬和平意志的决心。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纪念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我们将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不断前行。
24级信工专业硕士生、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董国伟:今天上午观看直播令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宣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整齐威武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先进装备磅礴亮相,彰显我国强大国防力量与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当以史为鉴,将爱国情化为强国行,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立足岗位,锐意进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4级资环专业硕士、学院研究生党建办副主任孟芯怡:受阅部队阵容威武雄壮,步伐铿锵有力,新型装备闪耀着科技光芒,展现出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致敬,更是中国军事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我深刻感受到如今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更加明白和平来之不易。今年的阅兵仪式,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座精神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缅怀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展示实力中坚定自信,在凝聚精神中奋勇向前,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24级土壤学专业硕士、学院研究生会宣传中心负责人罗昌丽:今日,雄壮激昂的乐章响彻天际,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列阵前行,一场展现国威军威的盛大阅兵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透过屏幕,我看到的是现代化、信息化的人民军队,是自主研发、技术先进的国防装备,是三军将士如山如岳的磅礴气势和坚毅果敢的精神风貌。每一个铿锵有力的步伐,每一件震慑寰宇的利器,都真切地诉说着国家实力的飞速发展与日益强盛。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我胸中激荡,我为生长于这样一个强大、和平的国度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荣幸。
24级资环专业硕士生、环境工程研究生党支部辛可:阅兵仪式上徒步方队步伐铿锵如移动长城,装备方队展示的新型武器彰显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场景让我心潮澎湃,眼眶不禁湿润。我想到杨靖宇将军腹中满是草根树皮仍战斗到最后一息,想到赵一曼烈士“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正是无数英烈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23级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生党支部赵培羽: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这是振奋人心的时刻,更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阅兵不仅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盛,更让我思索:在盛世的安宁中,我能为这片土地贡献什么?也许只是坚守岗位,认真科研学习,也许只是传递善意,但正是亿万份微小的责任,汇聚成民族的脊梁。今天的阅兵,是力量的盛典,更是记忆的接力,愿祖国繁荣昌盛,山河锦绣长安。
24级水保专业硕士生、水土保持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胡慧婷:当抗战老兵满布皱纹的双手颤抖着行以军礼,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眼眶不禁湿润。这场纪念大会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启迪。老兵的敬礼跨越时空,提醒我们和平的代价何其沉重。他们的坚毅目光中,我读懂了民族脊梁的真正含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捍卫家园尊严。这场直播让我深刻意识到,抗战精神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照亮前路的火炬。我们这代人肩负着特殊使命,唯有传承那份不屈的民族之魂,方能让胜利的荣光永远照耀中华大地。
23级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生、植物养分机理研究生党支部李孟姣:看阅兵时,最先触动我的从不是武器的精良,而是方阵里每一个士兵的眼神,坚毅有力量。那些热泪盈眶的瞬间里,祖国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真实具象的存在,是阅兵方阵踏碎风的脚步声,是撤侨航班舷窗上的五星红旗,是奥运赛场上国歌响起时攥紧的拳头,是看见红色就忍不住泛红的眼眶。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新装备集中亮相阅兵场,实现多个首次,我们要告诉世界中国有决心有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能战方能止战,所以我们既要亮明我们的态度,也要亮拳头秀肌肉,告诉全世界我们从不屈服。
23级水保专业硕士生、水土保持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徐俊康: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既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之际不屈不挠、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也见证了世界人民携手并肩、共护和平的正义力量。抗战精神的精髓,在于坚守民族大义的信念,在于百折不挠的意志,在于舍生忘死的奉献。它跨越时空,化为激励后人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农业学子,铭记历史不仅是缅怀,更在于赓续精神、勇担使命。
23级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土壤矿物学研究生党支部尹慧琳:阅兵仪式上整齐划一的方阵、铿锵有力的步伐、自主研发的尖端装备,无不彰显着国家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国防实力。这既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我看到的不只是震撼的场面,更是无数科研前辈和工程师们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默默耕耘与技术攻关。在和平年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体现?阅兵给了我答案。它体现在日常的坚守与担当上,在科研中遇到瓶颈时的坚持不懈,在生活中服务同学、乐于奉献,在面对复杂舆论环境时能保持清醒、明辨是非。
24级资环专业硕士生、环境生态研究生党支部刘鉴茂:当徒步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改革重塑后新的军兵种结构布局的强大力量。装备方队所展示的,既有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又有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这些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充分体现了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空中梯队呼啸而过,战机轰鸣,尽显我军的空中作战力量体系化水平和快速提升的先进战斗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将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4级植保专业硕士生、24级植保三班团支部书记赵凯:今天,这场庄严的纪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昭示。80年前历史深刻启示我们:团结一致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自强不息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抗战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文字:孟芯怡,各支部、班级
图片:孟芯怡
编辑:胡志宏
审核:熊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