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晚,资源与环境学院第22期创新创业沙龙与第250419期绿博轩在主楼315会议室举办。本次活动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为主题,邀请了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孙建家同学,为在场同学带来一场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的经验分享。
分享伊始,孙建家便点明“数学建模不只是比赛,其本质更是一种思维训练”。他进一步阐释道,数学建模过程中,需把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巧妙地抽象成精准的数学结构,这一过程锻炼的思维方式除了适用于竞赛,也适用于学术研究领域。它不仅能助力参赛者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而且在深挖课题,以及在日常生活里拆解难题、寻觅解决方案时,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同学们打开全新的思考维度。
而后,孙建家对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核心要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团队组建环节,他强调要找寻志同道合且能力互补的队友,成员应分别在数学分析、编程实操以及论文撰写等关键领域具备专长,以此确保团队协作的高效性。谈及赛前准备,他指出需扎实掌握常用模型与工具,并通过实战演练提升能力。孙建家建议团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赛前模拟,借此熟悉流程、查漏补缺。而在比赛进程中,合理分工、高效沟通以及精准把控时间节奏缺一不可,只有各环节紧密配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打造出高质量的参赛作品。
“良好的身体状态与充沛的睡眠,是在竞赛高压环境下,保持思维清晰、精力旺盛的关键。”针对竞赛过程中的压力,孙建家分享了独特的“身心调整法”,即多运动、多睡眠,通过打造“睡眠银行”为大脑高效运转筑牢根基。此外,孙建家精心推荐了两本数学建模领域的经典著作,分别是姜启源的《数学模型》与司守奎的《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接着,他详细阐释了这两本书在搭建数学建模知识体系、掌握实用算法技巧层面的核心价值,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与优秀学长交流的平台,不仅传授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实战技巧,更传递了宝贵的思维训练理念与积极心态。“失败只是暂时的,大家务必相信自己,勇于尝试。”相信在孙建家的经验启发下,我校学子定能在未来的竞赛中勇攀高峰、斩获佳绩,以智慧与汗水诠释创新精神,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文字:万勤
图片:黄雨涵
审核人:艾力·斯迪克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