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至20日,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红船映初心,青春启新程”社会实践团队赴杭州、嘉兴、上海开展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访圣地、悟精神、践使命中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奋进新征程。
实践团成员走进“小营·江南红巷”,瞻仰中国共产党杭州小组纪念馆。这座承载浙江早期党组织光荣革命印记的朴素建筑,每一件斑驳的实物展品,都在展示着信仰初创时的艰辛与执着。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宣誓墙前重温入党誓词,将革命精神牢记于心。
重温入党誓词
走进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参观毛主席视察期间使用的民用桌椅和阅读过的《杭州日报》等实物,队员们感受到小营几代人艰苦创业、争先创优的奋斗精神。随后参观了钱学森故居,浓厚的“江南书香门第”人文气息与陈列其中的各类展品,一起映衬出一代科学巨匠的成长背景和传奇一生。
团队随后抵达革命红船启航之地——嘉兴南湖,学习红船历史。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内,成员们沉浸式参观,了解中华民族从屈辱抗争到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体悟红船精神。在按1:1复制的红船模型前,许琳老师讲到“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能缔造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更年轻的你们,必定有更多时间和机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走出展览厅,团队成员纷纷在留言墙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传承红船精神,做勇往直前的后浪”、“在红船起源地看繁荣中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
实践团队来到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和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坐落于上海的一处古典石库门楼之中,馆内有300余件珍贵文物与400多幅历史照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实践团师生聆听讲解,重温建党历史,追忆红色记忆,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切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曾言的“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信仰之光穿越时空,真理力量历久弥新。团队成员一同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巡展,近400件马克思主义珍贵文献集中亮相,包括15份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目前全球发现的唯一一本由马克思签名的《共产党宣言》等。在一睹文献珍品“真容”之余,通过手稿、藏书追寻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轨迹、感知他们的伟大人格。
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
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仓库西墙至今残留的密集弹孔与枪炮伤痕、展厅内浴血奋战的壮烈事迹,对淞沪会战中以血肉之躯誓死捍卫国土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强烈震撼,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四行仓库西墙弹孔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如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青年一代接过了接力棒,有责任更加努力,牢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成员孟芯怡感慨道。
文字:董国伟
图片:申江丽、董国伟、许琳
审核: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