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佳慧 程子豪)7月10日至11日,为增进学院教师之间的交流发展,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西附楼报告厅举行2024年教师交流与发展论坛暨学院教师发展分中心能力提升班。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论坛,论坛由院长谭文峰主持。
会议伊始,学院党委书记吕守华立足“选择”和“规划”两个关键词鼓励教师找准赛道和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教师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四有”好老师;应坚持“四个面向”,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明确个人发展定位,制定个人职业规划。随后,他从师德师风、安全稳定、学生就业、人才引进、实践实习等多个方面对学院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职称申报述职环节,付庆灵、伍玉鹏、于书霞、赵建伟、汪社亮、胡金龙等六位教师分别从科研成果、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学院63名教师分别在生态组、环境组、农资组三个分会场进行分组汇报、交流讨论,胡承孝教授、徐芳森教授、胡红青教授、涂书新教授、冯雄汉教授、邱国红教授、王天巍教授等担任评委对教师的汇报成果进行点评和建议。
吴一超以《硫肥对水稻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为题作报告,他谈到可从宏观现象、微观机制、模型评估三个层面来调控土壤EPS固存以提升土壤质量。针对《环境生态工程》的教学改革难点,万小琼提出可以从加强教材内容的工程特性、建设AI课程知识图谱等方面入手。王玲以坡耕地土壤流失的严峻现状为引,从环境效应、治理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协同三个方面来简述相关研究的科研进展与成果。张晓明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点,讲解了校政企长期高效互惠的合作机制以及需求侧视角下“校政企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要求。
针对交流过程中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现场评委专家进行了答疑解惑。刘新伟在报告中提到,目前项目仍存在一些局限性,还需要新的突破点。对此,石磊指出:“研究内容有待扩展更加广阔的视野,深入理论研究,积累应用方面的技术。”。葛小东在报告中提出关于推进产研一体的措施,冯雄汉认为:“科学研究应当对标产业需求发挥作用,宏观的研究在微观的途径上要有所体现。”
本次交流论坛紧扣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研一体等多个方面,为年轻教师指明未来方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教师职业发展,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审核人:陶艳红